近年来,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截至去年底,可再生能源装机在全国发电总装机中的比重突破50%,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
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不断提升,成为保障电力供应的新力量。对于电网来说,风电、光伏发电具有“看天吃饭”的特性,容易导致电力供应波动。怎么把风光等可再生能源富余的发电量像普通商品一样储存起来,用户需要时再送出来,就显得特别重要。
这时,就需要“新型储能”这样一个能量的“搬运工”,“新型储能”指的是除抽水蓄能以外的储能技术,主要包括储电和储热。它如同大型“充电宝”,在用电低谷时“充电”,高峰时“放电”,起到“调节器”和“安全阀”的作用。
“实验-实用-实战” 打通储能创新路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把新型储能写入其中,为“新型储能”发展按下“加速键”。不过,新型储能种类繁多,很多都是全新概念的产品,从技术意义上的“实验”,到生产意义上的“实用”,再到真正大规模多场景部署的“实战”,这样一个个门槛该怎么跨越呢?
近日,记者来到广州,这里有我国新型储能领域唯一的一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科研人员、企业正在群策群力,为产品从实验室到制造再到市场的产业化摸索一条新路。
在新型储能创新中心,记者看到,一个占地200亩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基地正在加紧建设。
国家地方共建新型储能创新中心副总经理 刘石:这一块地我们现在建设的就是一个220千伏的变电站,未来在那边将是我们规划的电化学储能的六个方向的研发基地。
刘石告诉我们,创新基地里,锂离子、超级电容等各种新型储能的测试都会在变电站的支撑下完成。
国家地方共建新型储能创新中心副总经理 刘石:以前测试数据是实验室跑出来的,不是真实的场景,我们每天什么时候需要充电,什么时候需要放电,通过这种真实的数据跑,从科技创新到我们产业上创新的最后一个距离,我们突破了。
这边的工地尽管还在施工,但在创新中心的另外一个办公点,就已经有很多储能领域的企业过来谈合作了。
广州华微明天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李火智:作为我们企业来讲,越贴近现场,越贴近客户,我们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准备。
而为了抓住这难得的发展机遇,有的企业甚至还把自己的产品搬到了创新中心的展厅。
今年开年以来,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过来洽谈的单位就超过了20家。这里面不但有企业,还有科研机构、政府机关。如今,这里正在搭建一条从实验室到制造再到市场的新型储能产业链。
南网科技公司新能源与储能事业部技术副总监 易斌:从材料到应用端已经是完全贯穿了,那么我们未来的发展规划就是要围绕这里面存在的问题,去做技术攻关和迭代升级,去加速它的进一步规模化应用和发展。
“储”力育“新”齐聚一条街
“储云街”是广州市白云区一条街的名字,也是上文介绍的国家级新型储能创新中心所在地。新模式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新型储能产业如何更好激发新动能,来看看广州有怎样的举措。
为何要把一条街道冠上储能的名字呢?在广州白云区投资促进局,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看中的,是储能产业发展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
广州市白云区投资促进局副局长 林志锋:新型储能是我们目前聚焦的一个重点发展方向,我们是按照万亿级去期待的,我们坚信它是未来我们的一个方向。
在一张产业发展规划图上记者看到,当地已经为储能产业提前预留出了土地指标。
广州市白云区投资促进局副局长 林志锋:这一个红色框框里面就是我们提供给创新中心的产学研协同示范基地的用地,这个红色北部我们预留了大概一千亩的用地,是用于创新成果产业化的产业用地和未来招商引资的用地。
在这条街道上,一座占地2.9万平方米的国家储能大厦正在进行最后的装修,超过20家上下游企业也将在这里集聚。
国家地方共建新型储能创新中心董事长 姜海龙:在这里,我们会建设新型储能涉及的材料、器件还有一些接入的测试的实验室、中试产线等等,这些研究人员在一起共同研发,研发出来的成果很快得到测试、认证,加速他们的成果的产业化。
产业育新先聚才 人才汇集“智”高点
新型储能产业是发展新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内容,也是催生能源工业新业态、打造经济新引擎的突破口之一。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创新中心正在积极扩大平台优势,集聚起人才等资源要素,加速新型储能生产力的培育。
国家地方共建新型储能创新中心联席总裁 李义涛:我这次去韩国参加电池展,外商非常认同我们的创新能力,中国也有很大的储能市场,他们非常愿意和我们一起合作。
李义涛告诉记者,不久前,这里刚完成了一批招聘,海外留学生的占比达到了30%。而他自己也放弃了原来上市公司总经理的身份来到这里。现在,他的工作量比以前增加了五六倍,公司招聘、技术交流、重点实验室申报等等,他都要参与。
国家地方共建新型储能创新中心联席总裁 李义涛:我以前就是在一个公司里做1到2个项目的产业转化,现在是要统筹全局,从整个产业链的价值去考虑我们整个项目的布局,这个对我个人思想的成长,或者是我眼界的成长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目前,创新中心覆盖了全国85%的重点实验平台,联盟单位已经从最初的14家增加到68家,集聚了12位院士、专家。电化学储能、机械储能、氢储能等五大领域的储能关键技术攻关正在开展,其中已有4项技术全球领先。
在创新中心配套的生产车间内,伴随着机器的转动,平均每6分钟就可以完成一个液冷电池包的生产。记者在这里看到,一批准备运往喀什的储能集装箱正在进行最后的防雨测试,单个集装箱容量达到5兆瓦时,相当于可以储存5000度风光资源的发电量。
南方电网公司专家委员会委员 郑耀东:假如新型储能的利用能提高风电和光伏1%的消纳率,那全国就会有上百亿度的新能源电供给人们来使用,利用这个国家级的平台做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的转化,使储能技术更好地支撑电力系统的运行,这样的经济效益和环境的效益都非常巨大。
新型储能技术“多点开花”
新型储能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地位正在得到广泛认可。因其建设周期短、选址简单灵活、调节能力强等特点,新型储能进入发展快车道。
近年来,新型储能技术百花齐放。比如,现在画面中看到的148米的高楼,不住人,“住”的是单体重量25吨的重力块,共12600块。电力宽裕时提升重力块“充电”,用电高峰时,重力做功发电。一上一下,就是一次充放,把产生的约10万度电输送到电网上。
现在看到的是盐穴储能,通过盐穴压缩空气储能技术来实现。盐穴就是盐矿开采后的废弃矿洞,是成为存储高压空气的理想场所,因为寿命长、成本低、安全环保占地少,成为发展大规模储能的方向之一。
再看看这种铺满超5个足球场大小场地的电池仓集群,储存的电量可以供20万人一天使用。不只选址灵活,能够按现实需求,布设在各种地形环境下,更能“毫秒级”地迅速响应电力系统调节需求。
新型储能迎“风”追“光” 释放澎湃力
新型储能的技术路径和实现手段还在各地探索。针对今年我国新型储能产业的发展,国家能源局刚刚提出,要推动新型储能多元化发展,强化促进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行的政策措施,加强新型储能试点示范跟踪评价,推动新型储能技术产业进步。相关政策持续加码,新型储能产业发展迎来强劲的“东风”。
截至2023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3139万千瓦,相当于1.4个三峡水电站的装机容量,可以满足2000万户居民的用电需求。
2023年一年,我国新型储能新增装机规模已是“十三五”末装机规模的近10倍,如今,这些数字还在不断刷新。今年,广东储能项目的备案数量同比增长超5倍;江苏今年将有400万千瓦新型储能并入国家电网,以满足电力保供及电网调节需求。现在,全国已有11省区装机规模超百万千瓦。
“十四五”以来,我国新增新型储能装机直接推动经济投资超1000亿元,带动产业链上下游进一步拓展。(孙渊 高淼)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