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份以来,由湖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承建的四川电网与西藏昌都电网联网输变电工程、浙北~福州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荣获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星沙500千伏变电站工程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
“高海拔地区的输变电工程建设刚刚起步,我们面对的是更多常规施工方案、工器具、设备无法解决的困难,更多的工艺标准和规范无法适应特殊环境条件。”2014年10月中旬,在川藏联网工程施工现场,公司总经理曾新跃表示,公司通过开展包括标准化索道架设、碳纤维轻型复合抱杆、轻型便携式液压设备等高海拔地区特殊施工专项研究和应用,形成了完整的操作性很强的实践成果,将为今后高海拔地区电力建设打好基础。
川藏联网工程包10标段沿线平均海拔3700米,最高桩位达4108米,线路全长72.124千米,沿线的148个桩位全部位于横断山脉的地震带,其地质结构极其复杂,多为无人区和原始森林。该工程N23235A桩位是全线海拔最高、生活环境最艰苦、施工最艰难、运输最困难、山路最艰险的桩位。
桩位的表层土常年处于封冻状态,这种地质条件下,要求基础从开挖到浇制全过程严格按冻土施工标准进行,其中对基础起关键保护作用的玻璃钢模板安装是冻土施工的质量、技术的关键点,而该工艺在线路施工中并不常见。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公司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和带头作用,经过7天的日夜奋战,全线第一个冻土施工基础宣告完成,为后续大规模开展冻土施工打下了良好基础。
包4标玉龙变工程建设期间,条件恶劣,物资匮乏,无水无电,加上强烈的高原反应与持续的低温,向参建人员的心理和身体给予了极大的挑战。该工程攻坚小组以“降低高原地区冬季基础施工一次浇筑缺陷率”为课题进行研究,经过精心维护的混凝土基础表面平整、光滑,棱角分明,颜色一致,达到清水混凝土工艺水平。由此总结提炼的《降低高原地区冬季基础施工一次浇筑缺陷率》QC成果,以其技术含量高、实用性强的特点,荣获了2014年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QC成果奖。
正是在各大工程建设过程中公司始终强化科技攻关,并结合“专家创新工作室”、特高压攻关课题,积极参与QC活动,加快了创新成果的转化,使之成为了施工生产的“助推器”。
“该工程沿线全部位于山区,地形崎岖险峻,交通极其不便,要将落地抱杆等大型组塔工机具运输到现场,困难之大,难以想象,唯有不断革新,才能适应工程建设要求……”作为1000千伏浙北~福州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6标段的项目经理,李曾武回想起该工程当初的创优之路十分感慨。
该工程酒杯型角钢塔横担平均长度为56.51米,最大长度达75.2米,平均重量为36.92吨,最大重量达122.73吨,其横担较以往工程同类塔型的横担长且重,部分铁塔因受山区地形限制,当铁塔吊装至曲臂上段时,落地外拉线对地夹角超过规程规范要求,导致传统的内悬浮外拉线抱杆组塔方案无法完成中横担的起吊就位。
针对这一难点,公司成立了以项目经理牵头的科研项目小组,对双抱杆抬吊酒杯型铁塔中横担技术进行专题攻关。同时,将新来的大学生拉入小组,以现场培优的方式,加快新员工的成长与成才。经过近两个月的理论计算和反复模拟,科研小组最终拿下该难题,并于2013年12月和2014年5月圆满完成了单“K”点和双“K”点酒杯型铁塔中横担的抬吊现场试验,而该抬吊方案在后来的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
“创优不是一句口号,要做就做到最好,将工匠精神发挥至极。”星沙500千伏变电站工程项目执行经理张治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作为一名“电二代”,张治继承了父亲“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更继承了父亲这位老一辈共产党员“讲政治、有信念,勤奋好学、不懈努力”的优良品质。
为了追求星沙变全站建筑物完美的外立面视觉效果,张治将匠人精神融入其中。施工前,运用电脑科学排版,确定每一块面砖的位置;正式作业前,对每一个门窗洞口位置进行细调,既能满足功能要求,又能保证墙面砖整块粘贴;作业时,对于局部尺寸限制无法实现整砖的位置,采用尺寸渐变的方法,让面砖的尺寸以肉眼无法识别的数量级,由一个尺寸向另一个尺寸过渡。这样,视觉上,整个外立面面砖都是整砖,达到了建筑学与美学的完美结合。
铸造时代精品,致力精益求精。星沙变电站工程只是公司参建的众多工程建设中的一个缩影,在遍布祖国大江南北的各个施工现场,在各项急难险重的任务面前,公司员工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对党的承诺,他们传承并充分发扬“工匠精神”,用心紧固每一粒螺栓、认真拼接每一根塔材,数十年如一日,把每一处细节做到极致,把创优思想融入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
近年来,湖南送变电公司认真贯彻国网公司、省公司各项决策部署,在依法治企、精益管理的前提下,牢牢抓住人这个关键因素,狠抓现场创优工作和技术革新,确保本质安全和工艺质量。特别是自“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广泛开展以来,公司将党内教育活动与深入推进全球能源互联网结合起来,融入到特高压等重点工程建设中,融入到施工安全质量等每一个细节,达到了建设坚强队伍,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创新活力的目的。也正是因为许许多多扎根一线的员工们迎难而上、致力革新的精神,才在耸立于山颠的数百基铁塔间,留下了湖南送变电人用辛勤与汗水肩负起特高压建设时代重托的坚实脚印。(通讯员 石璐)